个体工商户定期定额征收的含义和核定程序

个体户定期定额是什么意思

个体户税款定期定额征收,就是指税务局按照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及本方法的要求,对个体户在必须运营地址、必须运营時期、必须业务范围内的应缴税营业额(包含运营总数)或收入额(下称预算定额)开展核准,并为此为计税基础,明确其应纳税所得额的这种征缴方法。

预算定额执行期的实际限期由省税务局明确,但最多不能超过1年。

预算定额执行期就是指税务局核准后实行的第一位缴税期至最后缴税期。

核定个体工商户定额征收的程序是什么

税务机关核定定额程序:

(一)自行申报。定期定额户要按照税务机关规定的申报期限、申报内容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填写有关申报文书。申报内容应包括经营行业、营业面积、雇佣人数和每月经营额、所得额以及税务机关需要的其他申报项目。

本项所称经营额、所得额为预估数。

(二)核定定额。主管税务机关根据定期定额户自行申报情况,参考典型调查结果,采取本办法第六条规定的核定方法核定定额,并计算应纳税额。

(三)定额公示。主管税务机关应当将核定定额的初步结果进行公示,公示期限为五个工作日。

公示地点、范围、形式应当按照便于定期定额户及社会各界了解、监督的原则,由主管税务机关确定。

(四)上级核准。主管税务机关根据公示意见结果修改定额,并将核定情况报经县以上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后,填制《核定定额通知书》。

(五)下达定额。将《核定定额通知书》送达定期定额户执行。

(六)公布定额。主管税务机关将最终确定的定额和应纳税额情况在原公示范围内进行公布。

以上就是关于个体工商户定期定额征收的含义和核定程序的相关内容。希望看完文章后的小伙伴都能有所收获。想学习更多的个体户征收方式的内容,欢迎文中的资料,帮助学员更快上岗。需要的就快关注吧!

相关文章

18729020067
18729020067
已为您复制好微信号,点击进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