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新技术企为什么要申请知识产权“贯标”

什么是知识产权“贯标”
知识产权贯标,对于企来说,就是贯彻GB/T29490-2013标准《企知识产权管理规范》。
那GB/T29490-2013标准《企知识产权管理规范》是什么?
1. 规范企知识产权管理活动;
2. 对企知识产权管理活动进行系统梳理和完善;
3. 完善企的知识产权价值管理能力;
4. 完善企的知识产权风险管理能力;
5. 提升企的核心竞争力!
《企知识产权管理规范》标准提供基于过程方法的企知识产权管理模型,指导企策划、实施、检查、改进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企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是企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体系作为一个整体过程,包括企知识产权管理的策划、实施、检查、改进四个环节。

企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输入是企经营发展对知识产权管理的需求有哪些
1. 发新产品,研发新技术;
2. 提高产品附加值,扩大市场份额;
3. 防范知识产权风险,保障投资安全;
4. 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经济效益。
通过持续实施并改进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输出一般包括:
1. 激励创造知识产权,促进技术创新;
2. 灵活运用知识产权,改善市场竞争地位;
3. 全面保护知识产权,支撑企持续发展;
4. 系统管理知识产权,提升企核心竞争力。
国家高新技术企为什么要“贯标”
1.规范企知识产权管理的基础条件
企应当有明确的知识产权管理方针和管理目标。并要知识产权管理“领导落实、机构落实、制度落实、人员落实、经费落实”。企应当建立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职责等。
2.规范知识产权的资源管理
围绕企的人力资源管理、财务资源管理、信息资源管理。对上述管理活动涉及的知识产权事项作出了相应的规范。
3.规范企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知识产权管理
明确规定了企研究与发活动、原辅材料采购、生产、销售、对外贸易等重要环节的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要求。以确保企生产经营各主要环节的知识产权管理活动处于受控状态,避免自主知识产权权利流失或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4.规范企知识产权的运行控制
围绕企的知识产权创造、管理、运用和保护四个重点环节。明确规定了企在知识产权权利的创造和取得、权利管理、权利运用和权利保护四方面的规范性要求。
5.规范企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文件管理和合同管理
企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涉及的有关知识产权的各类活动,应当有相应的记录并形成档案。特别是对企对内、对外的合同管理作出明确要求。
6.明确规定企应建立知识产权动态管理机制
企应当对自身知识产权管理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分析,并对照管理目标对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以确保管理目标的实现。
国家知识产权管理的现状
思想层面:知识产权管理意识不强;
制度层面:管理机构制度不健全;
资源层面:知识产权人才缺乏;
结果层面:发明创造质量不高。
国家高新技术企知识产权“贯标”的意义
提升价值,即有助于提升企无形资产价值,在企融资上市、投资并购及企出售等资产运作上获取更大的收益。
巩固地位,即有助于巩固企市场竞争地位,使企发的具有知识产权保护的产品在销售市场上的地位明显增强 。
降低风险,即有助于降低企生产经营风险,避免或减少企在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过程中出现知识产权或法律风险。
提升竞争力,即有助于提升企核心竞争力,通过提升企技术创新能力,支撑企持续良性发展,保持企活力与动力。

相关文章

18729020067
18729020067
已为您复制好微信号,点击进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