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伙企如何纳税?合伙制投资企税收优惠政策有哪些?

我国的整个税务体系中所包含的形式特别复杂,因为某种原因,国家税务机关经常会对某些纳税人或者是征税对象给予一些税收优惠政策,等于是一种政策上的照顾。比如对小规模纳税人的季度三十万以下免征等,合伙企如何纳税、税收优惠政策有哪些呢?
一、合伙企是否要缴纳企所得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法》第六条规定:“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按照国家有关税收规定,由合伙人分别缴纳所得税”,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企所得税法》一条二款规定“个人独资企、合伙企不适用本法”。由此可见,本身不属于法人企,其本身不缴纳企所得税。

二、合伙企的股权转让所得应如何纳税
1、合伙企的合伙人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情形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合伙企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59号)规定:合伙企以每一个合伙人为纳税义务人。合伙企合伙人是的,合伙企税收优惠缴纳;合伙人是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缴纳企所得税。
2、合伙企的合伙人为个人者的情形
一种纳税方式:适用5%~35%的五级超额累进

政策依据:
(1)《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合伙企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59号)规定:合伙企以每一个合伙人为纳税义务人。合伙企合伙人是自然人的,缴纳个人所得税;合伙人是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缴纳企所得税。合伙企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采取“先分后税”的原则。
(2)《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切实加强高收入者征管的通知》(国税发〔2011〕50号)规定:对和合伙企从事股权(票)、期货、基金、债券、委托代征外汇、贵重金属、资源采权及其他投资品交易取得的所得,应全部纳入生产经营所得,依法征收。

(3)《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关于个人独资企和合伙企投资者征收个人所得税的规定>的通知》(财税〔2000〕号)规定:第四条个人独资企和合伙企(以下简称企)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作为投资者个人的生产经营所得,比照个人所得税法的“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税项目,适用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
根据上述文件的规定可以判定,合伙企的股权转让所得属于合伙企的生产经营所得,依据合伙企生产经营所得采取`先分后税`的原则,对于个人投资者,比照个人所得税法的“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税项目,适用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对于法人企投资者,应当按适用税率缴纳企所得税。
二种纳税方式:适用“财产转让所得”20%税率
随着新《合伙企法》的颁布和实施,投资型有限合伙企如雨后春笋般遍地花。这些年全国各地更是刮起了“基金小镇”热潮。其中一些地方为了鼓励股权投资类合伙企入驻,对“合伙型股权投资基金中个人投资者取得的收益”按“财产转让所得”征收20%的。

相关文章

18729020067
18729020067
已为您复制好微信号,点击进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