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筹划的风险

税收筹划的风险
的风险是指由于税收筹划活动中因为各种不确定因素或原因的存在,使得企为发生税收损失而付出的代价。税收筹划的风险主要有政策性风险和性风险。
(一)政策性风险。
政策性风险主要是指企进行税收筹划时,由于筹划方案与现行的税法政策和规定冲突,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或承担法律责任,给企带来负面影响的风险。
1、税收政策理解偏差引起的风险。
税收筹划是实用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务,涉及多个领域,因此对税收筹划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由于税收筹划人员受专的局限,对相关法律条款的理解可能相对不够准确,因而难免在具体操作上出现偏差,引发税收筹划的政策风险。同时由于我国相关规定有待完善,执法机关在判定企减税行为的合法性上存在一定的主观性。税收执法机关与纳税人对税收政策理解上的差异,会带来企税收筹划的风险。

2、税收政策调整引起的风险。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的税收政策也在调整。因此,政府的税收政策具有不定期或相对较短的时效性。企制定税收筹划方案从酝酿到设计再到落实、实施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税收筹划方案不能跟上国家最新的调整政策,那么其原定的筹划方案就可能由合法变为不合法,合理变得不合理。税收政策的时效性增加了企税收筹划的难度,甚至可以使企税收筹划的目标遭到失败。因此,税收政策的时效性将会带来企税收筹划的风险。

(二)经营性风险。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面临着各种经营性风险。这些经营性风险也影响企的税收筹划效益。
1、投资决策引起的风险。
从理论上讲,税收政策不影响企的经营决策。但是,作为国家经济调控的杠杆,税收政策的制定必然存在导向性差异。这些导向性差异成为企进行税收筹划的切入点。但是,由于企在运用这些政策的导向性差异的时候,可能存在忽视相关因素的分析而给企带来损失的可能性。例如在西部地区,虽然企可以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但是由于投资环境的不完善以及需求状况等都会使得企面临较高的经营风险。

2、成本支引起的风险。
作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市场主体,企所做的每项投资决策都建立在相应成本投入的基础上。作为现代企的一项重要财务活动,税收筹划也是在相应成本的基础上争取税收利益。
以上是小编为您整理 税收筹划的风险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相关文章

18729020067
18729020067
已为您复制好微信号,点击进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