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纳税所得额是高好,还是低好

应纳税所得额是高好,还是低好
不是以高低来评价的,而是以企应纳所得税额是否符合税法规定为确定标准。应纳税所得额是企计算和缴纳企所得税的计税依据,企在确定应纳税所得额时,应按照税法的要求来确定。应纳税所得额是高好还是低好,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但可以确定的是应纳税所得额越高,企缴纳的企所得税越多。
我们知道,是企所得税的计税依据,应纳税所得额高则企需要多缴纳所得税,一般也说明企的结果相对较好,当然企的纳税调整事项相对较少;而应纳税所得额低则企可以少缴纳企所得税,一般说明企的经营效果相对较差,但具体情况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企缴纳的多少是由应纳税所得额和适用的企所得税决定的。

比如,甲企2019年实现会计利润300万元,纳税调整后应纳税所得额为500万元;乙企2019年实现会计利润也为300万元,调整后应纳税所得额为200万元。则甲企和乙企各自应缴纳的企所得税,税率为25%。
甲企2019年应缴纳的企所得税为,企所得税=500万元*25%=125万元。
乙企2019年应缴纳的企所得税为,企所得税=200万元*25%=50万元。

从上述的例子可以看出,在企所得税税率一定的前提下,应纳税所得额越高则企缴纳的所得税越多,而应纳税所得额越低则企缴纳的企所得税越少。但也可以看出,甲企会计利润为300万元,但由于纳税调整事项较多,导致企应纳税所得额为500万元;而乙企的会计利润也为300万元,但应纳税所得额为200万元。
由此,也可以看出企的会计核算水平和企的管理水平。因此,应纳税所得额是高好,还是低好,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但不论如何,应纳税所得额高还是需要企多缴纳企所得税的。
企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高低主要有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会计利润的高低,二是按照企所得税法规定,企需要做的纳税调整项目金额的大小。企也可以根据这两个因素的变化来分析和判断应纳税所得额是高好还是低好。

按照企所得税法的规定,应纳税所得额为企每一个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收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收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
总之,应纳税所得额是高好还是低好不能一概而论,应纳税所得额高缴纳的所得税多,但经营结果未必好;应纳税所得额低缴纳的所得税少,但经营结果未必差。应纳税所得额是高好还是低好,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分析和判断。
以上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 应纳税所得额是高好,还是低好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相关文章

18729020067
18729020067
已为您复制好微信号,点击进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