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的计算方法

利润的计算方法
利润是企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一般情况下,如果企实现了利润,表明企的所有者权益将增加,绩得到了提升;反之,如果企发生了亏损,即利润为负数,表明企的所有者权益将减少,绩下滑了。应该说,企有利润和没有利润是完全不同的经营结果。
我们用一组数据,看看利润是如何计算的。甲企是一家制造型企,生产销售A、B两种产品,年度A产品销售1000件,B产品销售2000件。A产品的单位成本为700元,产品销售单价为1000元(不含税);B产品的单位成本为1000元,产品销售单价为1500元(不含税)。年度销售费用20万元,管理费用10万元,财务费用10万元,营外收入20万元,营外支出5万元。企所得税税率为20%。 计算企利润。

1、A、B产品销售毛利额=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1000元-700元)*1000件+(1500元-1000元)*2000件=30万元+50万元=80万元。 全部毛利率=80万元/(1000件*1000元+2000件*1500元)=20%。
2、营利润=收入-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80万元-20万元-10万元-10万元=40万元。
3、利润总额=营利润+营外收入-营外支出=40万元+20万元-5万元=55万元。
4、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应缴纳企所得税=55万元*20%=11万元,净利润=55万元-11万元=44万元。

从上述计算利润的过程可以看出,利润的计算分为营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不同的利润结构反映出不同的经营状况,并可以看出企经营中主营务和非主营务对利润的影响,以及企的经营效果。
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其中收入减去成本、费用后的净额反映的是企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绩;而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反映的是企非日常经营活动的绩。

利润反映的是收入减去费用、利得减去损失后的净额,因此,利润的计算主要是依赖于收入和费用以及利得和损失的确认,其金额的确定也主要取决于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金额的计算。
总之,利润是反映企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为分别计算企的经营收入、产品销售成本、各种期间费用,确认利得和损失,以及企的所得税费用。不同的利润结构反映出企不同的经营结果。
以上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 利润的计算方法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相关文章

18729020067
18729020067
已为您复制好微信号,点击进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