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持股与股权激励有什么区别

员工持股与股权激励有什么区别?
相对概念不同:
员工持股一般相对于“雇主持股”,最初为经济学概念,强调持股主体上的变化,也突出员工与雇主之间的对立和矛盾的缓和;相对于“工资或福利”,属于薪酬体系,强调调股权的收益特性,有约束有激励也有风险,也强调公司的一种吸引人才的策略。
持股载体不同:
员工持股持股形式有直接持股即单一员工持股,甚至特殊全员,也有间接持股即员工代持、合伙持股、持股会持股、法人持股、信托持股等。股权激励一般直接的单一员工持股。

激励对象不同:
员工持股持股主体是关键岗位的员工,持股主体更广泛;激励的对象一般为董事、、高级管理人员。
股份来源不同:
员工持股股份来源途径更广,包括预留、回购、股东转让,增资扩股定向增发,员工认购,奖励赠与等;股权激励的股份一般源于回购、扩股,定向增,期权则依绩效为基础,变相对价。
适用范围不同:
员工持股适用于、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范围较广;股权激励一般适用或者上市公司,且这些公司非属垄断行,且人力资本占据主要地位。

激励模型不同:
员工持股初期一般为实股模型,后期始有期股、期权模型,而且实股模型中员工承担的风险相对大;股权激励的模型更多的为期股,期权,是一种期待权,用未来的收益购买以前的股票,或者行使股票权利,承担风险较小。
持股时间不同:
或企成立时,作为公司员工认购或出资,乡镇企改革直接认股,也包括企运行一段时间后员工持股的激励措施?企运行后,股份前,为募集资金或者吸引其他私募信任度而实施股权激励,也有上市之后再实施公司员工持股。
效果不同:
员工持股在我国产权改制初期成为重要手段,后期兼有福利和激励作用,实践中经常出现员工股权较分散,代持股人不明确,管理权不能很好行使等问题;股权激励更多的强调现代企管理中将股权作为激励手段,企“融智”的工具,但也常常带来管理层恶意收购公司股份等问题。

相关文章

18729020067
18729020067
已为您复制好微信号,点击进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