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产值是怎么计算的(总产值怎么算出来的)

有一说一,经历疫情冲击还有这表现简直太不容易了。为我们所有人点一个大大的赞!

虽然经常看到gdp,但有没有想过如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gdp呢?

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有三种,分别是: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这三种计算方法分别对应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表现形式: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至于这三种都是什么意思,教科书般的解释有点费解。小财迷也就不多赘述了。

简单说,三种计算方法分别从不同角度考虑国内生产总值gdp。理论上三种方法的计算结果一样,因为算的都是同一个国内生产总值gdp。实际上,因为统计数据、计算方法等因素影响,这三种计算方法存在一定误差。

由于前两种方法准确度更高一些,我们国内常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指的是生产法与收入法gdp。支出法gdp与前两者的误差在2%以内。

接下来简单聊聊如何用生产法和收入法计算gdp。

先说生产法gdp。生产法gdp=总产出-中间投入。

看到计算公式,想必大家对生产法gdp应该不那么陌生。生产法gdp指的是:在一个统计周期内(比如一个季度或一年),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生产的总产品价值,减去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产品价值。

再说收入法gdp。收入法gdp=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劳动者报酬好理解,是员工的工资和奖金等福利收入。生产税净额指生产税减生产补贴后的余额。说白了就是收上来的税费减补贴出去的钱。固定资产折旧指为了维持生产消耗所需的资金。比如零件更换,设备更新换代等费用。

营业余额指生产单位赚的钱,扣除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固定资产折旧后剩下的余额。

通过对生产法gdp和收入法gdp的分析,可以发现:以上两种gdp的计算方法均是基于价格计算得来。既然有价格影响,由此得来的gdp数据包含了通货膨胀的影响。

以生产法为例:通货膨胀x总产出-通货膨胀x中间投入=通货膨胀x(总产出-中间投入)=通货膨胀x总产出。

也就是说,物价波动会对生产法gdp产生扰动。现在,我们之前通货膨胀对gdp是否有影响的疑惑解决了。

也因为这点,国内生产总值gdp有名义gdp与实质gdp之分。由于通货膨胀的影响,准确说是物价波动,名义gdp与实质gdp通常不一样。大家下次看到gdp时可留心关注一下究竟是哪一种gdp。

相关文章

18729020067
18729020067
已为您复制好微信号,点击进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