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项税额如何转出(销项税额转出怎么做账务处理)

在谈进项税转出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进项税。

大家都知道,增值税纳税人分为小规模纳税人一般纳税人,对于小规模纳税人而言,采用简易计税的方法来计算增值税应缴税额,但对于一般纳税人来说,如果企业没有对应的简易征收的应税项目,则应采用一般计税方式计算增值税应缴税额,即: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即:根据销项税与进项税的差额来缴纳增值税。销项税,即销售额与适用税率的乘积,进项税,即购进价款与适用税率的乘积。

既然进项税是增值税在购进货物或服务时产生的税额,怎么会存在转出的情况呢?

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一般计税方式来看,计税公式中进项税额是用来抵扣销项税额的,那么我们就应该知道,如果进项税的实际用途发生了变化不能进行抵扣的时候就要进行转出。

举例来说,如果上游供应商作废了发票,那么作为购进方,此份发票也会随之作废,这时我们就必须进行进项税转出;如果企业购进的原材料或商品发放给职工作为福利或个人消费,则用途发生了变化;比如商品被盗、霉烂变质、非常损失等用途发生了变化;因违反法律、法规被没收的货物等等。

通过上述例子我们看看到,需要进行进项税转出的情况存在于非经营性损失(如被盗、霉烂变质等)或将购进货物改变用途(用于非应税项目、职工福利、个人消费等)。

具体账务处理我们列举一个例子来说明。

如果用于职工福利,则这样处理: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

贷:原材料/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相关文章

18729020067
18729020067
已为您复制好微信号,点击进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