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报未达起征点销售额是核定销售额吗,季报怎么填写
未达起征点销售额并不是核定销售额,两次所代表意思不一样.
核定销售额:是税务局给定额征收的小规模纳税人核定的销售额,超过的部分另外计税。
未达起征点销售额:指的是小规模纳税人当期除去税务机关代开发票之外的实际销售额。
税务局网上平台报税时:
第7栏"小微企业免税销售额":填写符合小微企业免征增值税政策的免税销售额,不包括符合其他增值税免税政策的销售额.个体工商户和其他个人不填写本栏次。
第8栏"未达起征点销售额":填写个体工商户和其他个人未达起征点(含支持小微企业免征增值税政策)的免税销售额,不包括符合其他增值税免税政策的销售额.本栏次由个体工商户和其他个人填写。
季报怎么填写具体项目填报说明:
1、第2行"营业收入":填报会计制度核算的营业收入,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按其会计制度核算的收入填报。
2、第3行"营业成本":填报会计制度核算的营业成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按其会计制度核算的成本(费用)填报。
3、第4行"利润总额":填报会计制度核算的利润总额,其中包括从事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在本行填写按本期取得预售收入计算出的预计利润等。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比照填报。
4、第5行"税率(25%)":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第四条规定的25%税率计算应纳所得税额。
5、第6行"应纳所得税额":填报计算出的当期应纳所得税额。第6行=第4行×第5行,且第6行≥0.
6、第7行"减免所得税额":填报当期实际享受的减免所得税额,包括享受减免税优惠过渡期的税收优惠、小型微利企业优惠、高新技术企业优惠及经税务机关审批或备案的其他减免税优惠。 第7行≤第6行。
7、第8行"实际已预缴的所得税额":填报累计已预缴的企业所得税税额,"本期金额"列不填。
8、第9行"应补(退)所得税额":填报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本次应补(退)预缴所得税额。第9行=第6行-第7行-第8行,且第9行<0时,填0, "本期金额"列不填。
9、第11行"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填报上一纳税年度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本行不包括纳税人的境外所得。
10、第12行"本月(季)应纳所得税所得额":填报纳税人依据上一纳税年度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的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按季预缴企业:第12行=第11行×1/4
按月预缴企业:第12行=第11行×1/12
知道了这个销售额是什么意思,到时候在填写这样的数据就不会出现困惑了,文中还介绍了季报的填写说明,其中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需要注意,它俩是由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组成,没有什么费用,知道了季报未达起征点销售额是核定销售额吗,季报怎么填写的内容后,还对季报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问问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