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报中营业成本是怎么填列

营业成本如何填列

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期间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外支出+其他营业利润外的收支净额,所以在所得税申报表中,营业成本直接用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计算就可以了.

(1)营业成本:按"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合计金额填写,不包括期间费用.

(2)营业收入:按"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合计金额填写.

(3)利润总额:按利润表中的"利润总额"填写.

(4)所得税季度申报中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和利润总额之间没有勾稽关系。

季报怎么填写

具体项目填报说明:

1、第2行"营业收入":填报会计制度核算的营业收入,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按其会计制度核算的收入填报。

2、第3行"营业成本":填报会计制度核算的营业成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按其会计制度核算的成本(费用)填报。

3、第4行"利润总额":填报会计制度核算的利润总额,其中包括从事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在本行填写按本期取得预售收入计算出的预计利润等。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比照填报。

4、第5行"税率(25%)":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第四条规定的25%税率计算应纳所得税额。

5、第6行"应纳所得税额":填报计算出的当期应纳所得税额。第6行=第4行×第5行,且第6行≥0.

6、第7行"减免所得税额":填报当期实际享受的减免所得税额,包括享受减免税优惠过渡期的税收优惠、小型微利企业优惠、高新技术企业优惠及经税务机关审批或备案的其他减免税优惠。 第7行≤第6行。

7、第8行"实际已预缴的所得税额":填报累计已预缴的企业所得税税额,"本期金额"列不填。

8、第9行"应补(退)所得税额":填报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本次应补(退)预缴所得税额。第9行=第6行-第7行-第8行,且第9行<0时,填0, "本期金额"列不填。

9、第11行"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填报上一纳税年度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本行不包括纳税人的境外所得。

“应纳所得税额”是通过利润总额乘以税率得出的数据,“减免所得税额”就按照当期实际享受的减免所得税额,并且这个数据肯定会小于或等于“应纳所得税额”,想要了解季报其余项目怎么填写还是看看季报中营业成本是怎么填列文章。

相关文章

18729020067
18729020067
已为您复制好微信号,点击进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