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成本怎么进行处理
合同成本的账务处理是什么
1、合同取得成本的账务处理
对于确认为资产的合同取得成本,企业应当采用与该资产相关的商品收入确认相同的基础(即,在履约义务履行的时点或按照履约义务的履约进度)进行摊销,计入当期损益。
(1)支付相关费用时:
借:合同取得成本(增量成本)
管理费用等(差旅费、尽职调查费用等)
贷:银行存款等
(2)确认收入、摊销合同取得成本时:
借:应收账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销售费用等
贷:合同取得成本
企业为取得合同发生的增量成本预期能够收回的,应当作为合同取得成本确认为一项资产;但是,该资产摊销期限不超过一年的,可以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增量成本,是指企业不取得合同就不会发生的成本,如销售佣金。
企业为取得合同发生的、除预期能够收回的增量成本之外的其他支出(例如无论是否取得合同均会发生的差旅费、投标费和为准备投标资料发生的相关费用等),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但是,明确由客户承担的除外。
合同履约成本的账务处理
对于确认为资产的合同履约成本,企业应当采用与该资产相关的商品收入确认相同的基础(即,在履约义务履行的时点或按照履约义务的履约进度)进行摊销,计入当期损益。
(1)发生合同履约成本时:
借:合同履约成本
贷: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累计折旧等
(2)确认收入、摊销合同履约成本时:
借:银行存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合同履约成本
合同履约成本是指企业为履行当前或预期取得的合同所发生的各种成本,企业应当对这些成本进行分析,属于其他企业会计准则(例如,《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以及《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等)规范范围的,应当按照相关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会计处理;不属于其他企业会计准则规范范围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当作为合同履约成本确认为一项资产:
(1)该成本与一份当前或预期取得的合同直接相关。
①与合同直接相关的成本。
与合同直接相关的成本包括直接人工(例如,支付给直接为客户提供所承诺服务的人员的工资、奖金等);直接材料(例如,为履行合同耗用的原材料、辅助材料、构配件、零件、半成品的成本和周转材料的摊销及租赁费用等);制造费用或类似费用(例如,组织和管理相关生产、施工、服务等活动发生的费用,包括车间管理人员的职工薪酬、劳动保护费、固定资产折旧费及修理费、物料消耗、取暖费、水电费、办公费、差旅费、财产保险费、工程保修费、临时设施摊销费等)。
②明确由客户承担的成本以及仅因该合同而发生的其他成本(例如,支付给分包商的成本、机械使用费、设计和技术援助费用、施工现场二次搬运费、生产工具和用具使用费、检验试验费、工程定位复测费、工程点交费用、场地清理费等)。
(2)该成本增加了企业未来用于履行(包括持续履行)履约义务的资源。
(3)该成本预期能够收回。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合同成本怎么进行处理的全部内容。文章中给大家介绍了相关的科目内容和具体的账务处理。那么看完文章的小伙伴,相信都已经知道了合同取得成本该怎么处理了吧。如果还有不懂的小伙伴,可以咨询我们的答疑小编!
上一篇:什么时候可以打银行对账单
下一篇:附加税月底怎样结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