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商品成本的计算方法有哪些

库存商品成本怎么计算

1、先进先出法

即假定成本流转是依照最早购入商品的成本作为出售商品的成本,每次发出的商品都假定是库存最久的商品,期末存货则为最近购入的商品。这样存货的价值就接近于最近购入的商品的成本。

先进先出法适合于商品流通企业中需要保鲜、容易变质、时令性强的商品的计价,但永续盘存制下,期末存货常会出现几个不同单价,计算时较麻烦。

2、加权平均法

是平均成本法的一种形式,即根据可供销售商品的各批平均单位成本对存货进行计价的方法。

计算公式

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结存存货成本+购入存货成本)/(结存存货数量+购入存货数量);

库存存货成本=库存存货数量×存货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本期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期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本期发出存货的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收入存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

3、移动平均法

也是平均成本法的一种形式,即在每次进货之后,根据库存数量及总成本算出新的平均单位成本,再将随后发出商品数量按新的平均单位成本计算出发出商品成本,以此求得每次发出后的存货价值。

计算公式

存货的移动平均单位成本=(原有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次进货的实际成本)/(原有结存存货数量+本次进货的数量)

本次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次发出存货的数量×本次发货前存货的单位成本

本月月末结存存货的成本=月末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月末存货单位成本

4、个别计价法

是按某些存货项目的个别成本计价的方法。适用于为一个特定的项目专门购入并且单独存放的货物。

5、毛利率法

毛利率是一种估价成本计价方法,属于按售价确认成本方法。毛利率法在商业企业较为常见,特别是商业批发企业,若按每种商品计算并结转销售成本,工作量较为繁重,而且商业企业的同类商品毛利率大致相同,采用这种存货计价方法也比较接近于实际。用毛利率法估计存货价值,就是用毛利率先确定商品销售成本,再在可供销售的商品成本(即期初存货加本期购货的成本)中减去由此确定的商品销售成本,从而得出期末存货成本。这种估计成本计价方法在批发商业企业中经常运用。

库存商品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 - 销售成本

销售成本=销售净额-销售毛利

销售毛利=销售净额×毛利率(由此可见毛利率的确认至关重要)

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收入-销售退回与折让

期末结存存货成本=期初结存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

看到这,说明大家对这五种计算成本的方法都了解了吧,根据企业的情况进行选择,但一旦选择了计算方法就不能随意更改,现在对库存商品成本的计算方法有哪些没有问题的,可以问中相关的实操知识进行检验,看看自己有没有掌握住,需要的就快吧!

相关文章

18729020067
18729020067
已为您复制好微信号,点击进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