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恒等式的公式是什么

会计恒等式公式

会计恒等式公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或亏损)、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会计等式(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即:资金运用=资金来源。

该等式是会计记账、核算的基础,也是编资产负债表的基础,它表明了股东与债权人两者在企业的资产中到底占了多大份额。在负债不变时资产与所有者权益同方向变化,所有者权益不变呢,资产就与负债同方向变化,而当所有者权益与负债都变化的时候,其资产的变化则等于两者之和。

会计等式(2):收入-费用=利润(或亏损),即:得到的-付出的=赚的(或亏的) 企业的目标就是赚钱,只有取得的收入抵消为这笔收入所花的费用还有剩余,企业才算是盈利了。

会计等式(3综合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企业在经营中,“收入-费用=利润”中的利润就表明现金流入大于现金流出,也就是企业资产增多,从另一个方面说,这一时刻负债不变,赚与赔都是股东的。

新的所有者权益=旧的所有者权益+利润=旧的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而,新资产=负债+新所有者权益=负债+旧的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会计恒等式是什么

会计恒等式是指表明各会计要素之间基本关系的恒等式。也称为会计平衡公式、会计等式或会计方程式。它是复式记帐、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揭示了各会计对象要素之间的联系。

会计要素是组成会计报表的基本单位,分为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和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具体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上文给小伙伴们讲解了会计恒等式公式间的内容。具体的会计恒等式的公式是什么已经在文中为大家整理了出来。对此还有什么问题的可以向我们的在线小编寻求帮助。而且还可以相关的会计资料包!

相关文章

18729020067
18729020067
已为您复制好微信号,点击进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