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分析企业的财务报表
企业财务分析四步走
第一步∶浏览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各科目,关注有无异常。
所谓异常,指某科目出现明显过大比例的变动。例如,资产负债表的资产端,投资者应重点关注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长期待摊费用有没有大比例增长(明显超过营业收入增长比例);负债端重点关注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以及短期借款有没有大比例增长。
利润表里,先看营业利润率有没有大比例变化;再看营业利润中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及资产减值损失三者之和在营业利润中的占比有没有发生重大变化;最后看营业利润与净利润的比例是否保持基本稳定。
以上科目若没有异常,投资者便可以进入下一步的分析;反之,就必须去附注中寻找解释,甚至致电公司寻求答案。不能获得完整可信解释的,对整份财报就要心存警惕。请一定记住∶财报是用来排除企业的。
第二步∶进行财务指标的历史分析
历史分析是寻找可靠性的重要手段。两位同时取得95分成绩的同学,一位经常考90分,另一位经常考60分,前者可信度会远远高于后者。这就是历史分析的作用。不是说后者一定造假,而是概率偏大需要进一步核查,至少在投资问题上必须如此。同理,连续盈利的公司,取得丰厚盈利的可信度较高;连亏两年的公司,获得丰厚盈利的可信度较低。
国内上市公司的业绩,必须看满5年以上才能做可信与否的判断。以净资产收益率(ROE)来观察上市公司,会发现一个普遍适用的规律∶公司上市当年的 ROE,通常会较其上市前3年的平均水平下跌超过50%,且以后年度也很难恢复至上市前水平。至于原因,台面上的说辞是上市IPO导致净资产变大,而投资项目还没产生收益。而台面下的理由,是上市时化妆师下手太狠。
正因为如此,为避免受某年异常情况影响,对上市公司财报进行历史同比分析,是投资者不应该忽略的功课
第三步∶对比企业利润和现金流量变化的趋势
证明利润的含金量是否足够,是现金流量表的重要职责。拉长几年来看,企业的净利润总量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总量,应该保持一个大致稳定的比例,且最好是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大于净利润。
如果一方面企业获利很好,另一方面,现金流很差,投资者就必须问自己一个问题∶企业利润为什么没有转化为现金?并进行延伸思考,直至找到问题的可信解释——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对它的思考,可以帮助你躲避绝大多数造假企业。
"现金流量表"章节谈过的企业现金流肖像,是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企业的有趣手段。投资者根据现金流三大板块的正负值,建立企业的对应肖像,并查阅该种类型企业应该予以关注的要点即可。
第四步∶将企业与竞争对手比较
将企业的业绩与竞争对手或是行业指标比较,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广阔的视野。一家企业也许增长不错,例如营业收入同比增幅20%,但是如果我们放眼整个行业,发现行业平均增幅是50%,就可能得出另一个结论;鸭子没有随着水面上升,一定是某处出了问题。
通过和竞争对手或行业平均水平比较,我们可以避免被孤立的企业增速迷惑。若企业增长低于行业平均增长,说明企业的市场份额在降低,竞争优势在慢慢消失,最终可能会被跑得更快的竞争对手打败。
与竞争对手的比较,一方面是比较资产负债结构,看行业内人士对该企业资源的运用方向是否观点一致,对未来发展是有共识还是分歧;另一方面是比较利润表指标,通过利润产生过程中的各项收入和费用所占比例的比较,观察其管理层是否称职,是否有效地运用了股东提供的资源。
投资者通过对异常情况的关注,对企业财务指标的历史对比、趋势分析以及和同行业竞争对手的对比,最终完成对企业安全性、盈利能力、成长性和营运能力的量化,从而评估企业价值。
如果利润的含金量足够说明企业收益比较好,第四个将企业与竞争对手比较,是换个角度去看,这个家企业收入不错,那看看整个行业怎么样,如果都是这样比例就是正常,还有哪些不清楚的可以点击怎么分析企业的财务报表的相关的资料包!
上一篇:现金流量表没有申报有什么处罚
下一篇:利润表如何填写,含填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