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在编制时使用的计算公式有哪些

资产负债表

资产

货币资金=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

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

应收票据=应收票据--坏账准备

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坏账准备

预付款项=预付账款+付账款-坏账准备

应收利息=应收利息-坏账准备

应收股利=应收股利-坏账准备

其他应收款=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

“存货”=材料采购+商品+在产品+半成品+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委托加工物资+委托代销商品+生产成本等-存货跌价准备+材料成本差异+商品销差价

流动资产合计=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款项+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其他应收款+存货+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其他流动资产。

可供出售金额资产=可供出售金额资产-可供出售金额资产减值准备。

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资产减值准备。

长期应收款=长期应收款-坏账准备。

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投资性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在建工程=在建工程-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工程物资=工程物资

固定资产清理=固定资产清理

生产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

油气资产=油气地产-累计折耗-油气资产减值准备

无形资产=无形地产-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开发支出=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商誉=商誉-商誉减值准备

长期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减去将于一年内摊销的部分)

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

其他非流动资产=其他非流动资产

非流动资产合计=可供出售金额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应收款+长期股权投资 +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 +工程物资+固定资产清理+生产性生物资产+油气资产+无形资产+开发支邮+商誉+长期待摊费用+递延所得税资产+其他非流动资产。

负债

短期借款=短期借款

交易性金融负债=交易性金融负债

应付票据=应付票据

应付账款=应付账款-预付账款

预收款项=预收账款+应收账款

应付职工薪酬=应付职工薪酬

应交税费=应交税费

应付利息=应付利息

应付股利=应付股利

其他应付款=其他应付款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

其他流动负债=其他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合计=短期借款+交易性金融负债+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其他流动负债

应付债券=应付债券

长期应付款=长期应付款

专项应付款=专项应付款

预计负债=预计负债

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负债

其他非流动负债=其他非流动负债

非流动负债合计=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预计负债+递延所得税负债+其他非流动负债

负债合计=流动负债合计+非流动负债合计所有者权益

实收资本(或股本)=实收资本(或股本)

资本公积=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利润分配+本年利润

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合计)=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负债合计+股东权益合计

利润表

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其他各项目=各科目的借方(支出类)或贷方(收入类)发生额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资 产减值损+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投资净收益(+其他业务成本)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处收入-营业外支出

(利润分配表)中的““未分配利润””=(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

(资产负债表)“期初未分配利润”+(利润表)中“净利润”本年累计数=(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

(资产负债表)“期初数”+各科目的本期发生数=(资产负债表)“期末数”

(资产负债表)中现金及其等价物期末余额与期初余额之差=(现金流量表)中现金及其等价物净增加额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在阅读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在编制时使用的计算公式有哪些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公式的组成项目是怎么回事,像其他各项目=各科目的借方(支出类)或贷方(收入类)发生额,一定要分清楚借贷方向对这些报表的填写和编制有什么疑问可以点击上方的资料包!

相关文章

18729020067
18729020067
已为您复制好微信号,点击进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