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额法和总额法差额征税有哪些差异
差额征税总额法和净额法的区别
实务中也有一些企业为了达到收入指标的考核,想方设法做跟主业无关的代理业务,按总额法确认收入来让营业收入达标;
也有部分企业从税务角度考虑与开票情况保持一致,用净额法确认收入,事实上收入确认中用总额法还是净额法与开票情况、现金流情况无关,主要还是要结合实务情况根据准则逐项判断。
2、含义不同:总额法是在确认政府补助时,将其全额确认为收益,而不是作为相关资产账面余额或者费用的扣减。净额法是将政府补助确认为对相关资产账面余额或者所补偿费用的扣减。
3、应用情况不同:政府补助准则要求采用的是收益法中的总额法,以便更真实、完整地反映政府补助的相关信息,并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中要求通过“其他应收款”、“营业外收入”和“递延收益”科目核算。
“递延收益”科目就是专为核算不能一次而应分期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而设置的。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直接计入“营业外收入”科目;与资产相关或与以后期间收益相关的,先计入“递延收益”科目,然后分期计入“营业外收入”科目。
根据上文净额法和总额法差额征税有哪些差异的内容,我们可以知道,它们之间的区别总共有三点。净额法和总额法在差额征税上也是很常用的,所以大家需要认真仔细的阅读。如果有啥问题,就咨询在线小编。
上一篇:凭证是会计做还是出纳做
下一篇:其他货币资金需要记账登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