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如何在申报表中计算综合所得个人所得税

综合所得个人所得税要怎么填写计算

1、第1 行“收入合计”:填写居民个人取得的综合所得收入合计金额。

第1 行=第2 行+第3 行+第4 行+第5 行。

2、第2~5 行“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填写居民个人取得的需要并入综合所得计税的“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收入金额。

2022新版个税税率表(含个税政策),附专项附加扣除,收藏版 10686 阅读 2457 申请领取 去领取 >

3、第6 行“费用合计”:根据相关行次计算填报。

第6 行=(第3 行+第4 行+第5 行)×20%。

4、第7 行“免税收入合计”:填写居民个人取得的符合税法规定的免税收入合计金额。

第7 行=第8 行+第9 行。

5、第8 行“稿酬所得免税部分”:根据相关行次计算填报。

第8 行=第4 行×(1-20%)×30%。

6、第9 行“其他免税收入”:填写居民个人取得的除第8 行以外的符合税法规定的免税收入合计,并按规定附报《个人所得税减免税事项报告表》。

7、第10 行“减除费用”:填写税法规定的减除费用。

8、第11 行“专项扣除合计”:根据相关行次计算填报。

第11 行=第12 行+第13 行+第14 行+第15 行。

9、第12~15 行“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填写居民个人按规定可以在税前扣除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金额。

10、第16 行“专项附加扣除合计”:根据相关行次计算填报,并按规定附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表》。

第16 行=第17 行+第18 行+第19 行+第20 行+第21 行+第22 行。

11、第17~22 行“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填写居民个人按规定可以在税前扣除的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专项附加扣除的金额。

12、第23 行“其他扣除合计”:根据相关行次计算填报。

第23 行=第24 行+第25 行+第26 行+第27 行+第28 行。

13、第24~28 行“年金”“商业健康保险”“税延养老保险”“允许扣除的税费”“其他”:

填写居民个人按规定可在税前扣除的年金、商业健康保险、税延养老保险、允许扣除的税费和其他扣除项目的金额。其中,填写商业健康保险的,应当按规定附报《商业健康保险税前扣除情况明细表》;填写税延养老保险的,应当按规定附报《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税前扣除情况明细表》。

14、第29 行“准予扣除的捐赠额”:填写居民个人按规定准予在税前扣除的公益慈善事业捐赠金额,并按规定附报《个人所得税公益慈善事业捐赠扣除明细表》。

15、第30 行“应纳税所得额”:根据相关行次计算填报。

第30 行=第1 行-第6 行-第7 行-第10 行-第11 行-第16 行-第23 行-第29 行。

16、第31、32 行“税率”“速算扣除数”:填写按规定适用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17、第33 行“应纳税额”:按照相关行次计算填报。

第33 行=第30 行×第31 行-第32 行。

个税又变了!全年一次性奖要这样算个税!附最新个税税率表 10001 阅读 2300 申请领取 去领取 >

综上所述,就是本篇2022年如何在申报表中计算综合所得个人所得税的全部内容了,对申报表中个税计算的填写也做了详细介绍,不了解的可以仔细看看,争取掌握住汇算清缴计算的知识,看完有什么不明白的也可以咨询在线会计老师进行解答。还可以领取文中个税税率的卡片资料。

相关文章

18729020067
18729020067
已为您复制好微信号,点击进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