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工商户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怎么做

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缴纳的所得税,在我国是一种具有相对特征的纳税业务。个体工商户同企业一样,按照利润的构成要素计算会计收益,然后在会计收益的基础上,加减纳税调整项目计算纳税所得。

所得税缴纳会计分录

1、计提: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2、上交

借: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3、结转

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费用

4、代扣代缴员工工资薪金所得的个人所得税,在编制支付工资时,编制计提个人所得税的会计分录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

所得税缴纳的税务处理

1、按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的应纳税款在计算出来后,记入“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账簿的贷方;实际缴纳时,借记“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科目。

2、会计收益与应纳税所得额计算不同,据此计算的所得税应借记“所得税费用”科目,表示费用的发生。

3、若是会计收益与应纳税所得额结果一致,只须按应纳税款借记“所得税费用”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科目。

4、若是两者不一致,其应纳税款也会存在差别,一般按会计收益计算的应纳税款,借记“所得税费用”科目。

代扣代缴员工工资薪金所得的个人所得税是通过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银行存款的科目进行核算,如果会计收益与应纳税所得额计算不同可以通过所得税的科目进行核算,看完个体工商户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怎么做后,还有哪里不清楚的地方可以直接找的老师请教。

相关文章

18729020067
18729020067
已为您复制好微信号,点击进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