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报表季报包含哪些,季报怎么填写

会计季报是什么

季报,指每季编制的会计报表,有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应交增值税明细表。一般应于季度终了后15天内报出。

半年报,指按半年编制的会计报表,有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应交增值税明细表和现金流量表。一般应于年度中期结束后60天内报出。

年报,也称决算表,是按年度编制的会计报表。有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相关附表(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股东权益增减变动表、应交增值税明细表、利润分配表等)。应于年度终了后4个月内报出。

季报在什么时候报

根据中国证监会规定,上市公司披露的定期报告包括年度报告、中期报告、第一季报、第三季报。年度报告由上市公司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之日起4个月内编制完成(即一至四月份),中期报告由上市公司在半年度结束后两个月内完成(即七、八月份),季报由上市公司在会计年度前三个月、九个月结束后的三十日内编制完成(即第一季报在四月份,第三季报在十月份)。

定期报告的披露要求为在指定报刊披露其摘要,同时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的网站上披露其正文。

定期报告的披露的时间为:

1.第一季报,每年4月1日--4月31日;

2.中期报告,每年7月1日--8月31日;

3.第三季报,每年10月1日--10月31日;

4.年度报告,每年1月1日--4月31日。

说明:中期报告和年度报告要进过会计事务所审核,规定的披露时间期限相对要长一些;第一季报和第三季报无需审核,规定的披露时间期限相对要短一些。

季报如何填报

具体项目填报说明:

1、第2行"营业收入":填报会计制度核算的营业收入,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按其会计制度核算的收入填报。

2、第3行"营业成本":填报会计制度核算的营业成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按其会计制度核算的成本(费用)填报。

3、第4行"利润总额":填报会计制度核算的利润总额,其中包括从事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在本行填写按本期取得预售收入计算出的预计利润等。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比照填报。

4、第5行"税率(25%)":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第四条规定的25%税率计算应纳所得税额。

5、第6行"应纳所得税额":填报计算出的当期应纳所得税额。第6行=第4行×第5行,且第6行≥0.

6、第7行"减免所得税额":填报当期实际享受的减免所得税额,包括享受减免税优惠过渡期的税收优惠、小型微利企业优惠、高新技术企业优惠及经税务机关审批或备案的其他减免税优惠。 第7行≤第6行。

7、第8行"实际已预缴的所得税额":填报累计已预缴的企业所得税税额,"本期金额"列不填。

8、第9行"应补(退)所得税额":填报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本次应补(退)预缴所得税额。第9行=第6行-第7行-第8行,且第9行<0时,填0, "本期金额"列不填。

9、第11行"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填报上一纳税年度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本行不包括纳税人的境外所得。

10、第12行"本月(季)应纳所得税所得额":填报纳税人依据上一纳税年度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的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按季预缴企业:第12行=第11行×1/4

按月预缴企业:第12行=第11行×1/12

应纳所得税额是通过利润总额乘以税率,并且这个应纳所得税额大于零,季报中很多栏目数据都是通过这样的方法计算得出,但需要记住计算的时候不要弄错其中的数据,在知道了会计报表季报包含哪些,季报怎么填写后,对于季报填写、申报有什么疑问可以直接联系的老师。

相关文章

18729020067
18729020067
已为您复制好微信号,点击进入微信